中國共產黨堅持人民至上的三重價值意蘊
- 分類:黨群精神文明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2-09-13
- 訪問量:0
【概要描述】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《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》(以下簡稱《決議》)總結概括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積累的十條寶貴歷史經驗,其中之一就是“堅持人民至上”。堅持人民至上,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要求,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立場,也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為美好生活而奮斗的現實要求,它內在蘊涵著中國共產黨把人民當作目的、主體和尺度的價值理念,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一切為了人民、一切依靠人民和一切尊重人民的價值追求,對于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,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。
中國共產黨堅持人民至上的三重價值意蘊
【概要描述】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《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》(以下簡稱《決議》)總結概括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積累的十條寶貴歷史經驗,其中之一就是“堅持人民至上”。堅持人民至上,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要求,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立場,也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為美好生活而奮斗的現實要求,它內在蘊涵著中國共產黨把人民當作目的、主體和尺度的價值理念,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一切為了人民、一切依靠人民和一切尊重人民的價值追求,對于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,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。
- 分類:黨群精神文明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2-09-13
- 訪問量:0
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《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》(以下簡稱《決議》)總結概括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積累的十條寶貴歷史經驗,其中之一就是“堅持人民至上”。堅持人民至上,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要求,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立場,也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為美好生活而奮斗的現實要求,它內在蘊涵著中國共產黨把人民當作目的、主體和尺度的價值理念,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一切為了人民、一切依靠人民和一切尊重人民的價值追求,對于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,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。
把人民當作目的,一切為了人民
為什么人的問題,是一個根本的問題、原則的問題,是檢驗一個政黨、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。馬克思、恩格斯在《共產黨宣言》中指出:“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,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。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,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。”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,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立場,把人民當作目的,堅持一切為了人民,以人民利益為價值追求,讓社會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。
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,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“一切為了人民”的政治立場,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,從來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。毛澤東同志強調:“共產黨就是要奮斗,就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,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為人民服務。”“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……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。”習近平總書記強調:“我們的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,我們的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,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實現好、維護好、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。”正如《決議》所指出:“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,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,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、任何權勢團體、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,這是黨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所在。”回顧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程,黨始終堅持人民立場不動搖,依據不同歷史時期的任務要求,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、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、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,創造了不同歷史時期的偉大成就,揭示了百年大黨永葆生機活力的重要密碼。
把人民當作主體,一切依靠人民
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,人民是歷史的主體和創造者,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,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。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為指導,充分重視人民的主體地位,堅持把人民當作主體,一切依靠人民,在實踐中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、激發人民群眾的創造活力、保持同人民群眾的緊密聯系。
《決議》指出:“黨的根基在人民、血脈在人民、力量在人民,人民是黨執政興國的最大底氣。”中國共產黨在團結帶領人民不懈奮斗的百年征程中,始終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,重視組織和發動人民群眾,緊緊依靠人民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、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、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。毛澤東同志指出:“人民,只有人民,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。”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,群眾是真正的英雄。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。”“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,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,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。”新時代,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,中國共產黨仍需充分重視人民主體地位,緊緊依靠人民,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積極性、主動性、創造性,不斷凝聚全體中國人民的集體智慧和磅礴力量,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。
把人民當作尺度,一切尊重人民
唯物史觀關于人民是歷史主體和社會發展決定力量的觀點,包含著“人是尺度”和“尊重人”的邏輯內涵。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一以貫之的“人民至上”立場,正是基于對人的主體性的尊重和發揮,將人民作為黨的一切工作得失成敗的標準和尺度,充分彰顯了把人民當作尺度、一切尊重人民的價值意蘊。
“知屋漏者在宇下,知政失者在草野。”在領導中國革命、建設、改革的百年奮斗歷程中,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與人民群眾心連心,立黨為公、執政為民,一切尊重人民,把人民滿意作為評判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,體現了對“人”的真正尊重,筑牢了為民的堅實根基。毛澤東同志明確指出:“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,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,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。”鄧小平同志反復強調,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、贊成不贊成、高興不高興、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方針政策和作出決斷的出發點和歸宿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:“要教育引導全黨深刻認識黨的性質宗旨,堅持一切為了人民、一切依靠人民,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,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,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,把14億中國人民凝聚成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。”總之,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,始終把人民利益作為黨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,使人民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更加充實,人民群眾對黨的認同度、支持度和滿意度不斷提升。在新的偉大征程中,我們仍要站穩人民立場,始終牢記江山就是人民、人民就是江山,不斷實現好、維護好、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,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。
【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“建黨百年中國共產黨政治認同建設的歷程與經驗研究”(21XKS002)階段性成果】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推薦新聞
打造供電服務高地 寶光明公司帶電作業中心成立運營
員工救火通報表揚
南方能源監管局承裝(修、試)電力設施許可證辦理指南及相關文件、資料和表單
-
掃一掃了解更多
Copyright ? 廣西寶光明建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備19004087號 SEO